如果把留学比作一场探索未知的旅程,那么第一个月便是在晨雾中缓缓展开的地图——每一步都写满探索,每一眼都映着新鲜。
当被问及如何概括在利兹的第一个月,赵同学用三个词串联起许多人的心声:“迷茫、好奇、开心”。这三个词像一串密码,解开了留学生活的初始阶段:从初来时的无措,到对新环境的跃跃欲试,最终在日常中发现温暖与归属。
学业是留学生活的重头戏,而团队合作往往成为第一道关卡。一位在KCL就读的同学分享了她的体会:“小组讨论时,大家都很尊重彼此,也会主动带我融入。”但她也不忘提醒:“如果遇到不顺利的情况,不要害怕,勇敢表达自己。”这不仅是学术上的锻炼,更是人格独立的成长之路。

而生活的精彩,往往藏在自给自足的烟火气里。翻开同学们的相册,过去一个月的美好瞬间朴素而真实:和之前国际教育部的朋友一起下厨,复刻家乡的味道;与新朋友逛街聚餐;甚至因为第一次做火锅触发了火警——这些带着小小混乱却又无比真实的片段,正是他们独立生活的可爱注脚。

当然,思乡的情绪总会不期而至。10月20日的排灯节,空气中弥漫的硝石味成了触动乡愁的开关。“就像过年的味道,”利兹商学院的郑同学说,“想到可能三四年不能回家过年,突然就很想买张机票飞回去。”这份突如其来的伤感,是许多留学生共有的情感体验。而赵同学找到了更温暖的解方:“想家时就打个视频电话,隔着八小时的时差,也能感受到家的温度。”
经过这一个月的“实战”,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。赵同学贴心提醒:“一定要提前开通国际漫游”、“转换插头比想象中更需要”。关于行李,她建议:“食物其实不必带太多,这里基本都能买到……多带些能带来幸福感的小物件,把你的小屋装点成温馨的港湾。”


她的最后一句话,或许是对即将踏上这段旅程的学弟学妹最温暖的鼓励:“别太担心,也别太焦虑。国外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,沟通也没有那么难。刚来时想家、想念朋友都很正常——哭过之后,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了。”
这第一个月的英伦时光,就像解锁了成长的密码:在厨房里学会自立,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表达,在思乡时学会坚强。当初的“新手”们,正在将挑战转化为勇气,将陌生变成熟悉——他们的精彩故事,才刚刚翻开第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