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参加篮球赛)
这种“双轨制”不仅体现在课表上,更深入到学习方式的每一个细节。OSSD课程特有的过程性评估,让学生们提前适应了海外大学的考核方式。“再也没有‘一考定终身’的紧张,”郑同学分享道,“每个项目、每次报告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权重,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节奏。”

“预留学”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宝贵的“缓冲区”。在这里,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,提前体验海外大学的学习模式。无论是全英文的学术写作,还是小组合作中的文化差异,他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、试错,而不必一下就被扔进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手足无措。
这种“缓冲”不仅限于学业。王同学对此深有体会:“在浙大的这一年,我学会了如何独立生活,如何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相处。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,其实为我们将来在海外独立生活打下了最好的基础。”
在学业上,OSSD课程的过程性评估体系是学生们面临的首要挑战,但也成为了他们最珍贵的财富。即将前往悉尼大学的陈同学分享了她的体会:“每一次报告、每一个小组项目都算入总评,这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专注。再也没有‘临时抱佛脚’一说,但压力被均匀分摊,学习反而变得更扎实、更自主。” 她也不忘补充一条宝贵的经验:“刚开始面对全英文的学术论文会很头疼,但别害怕!多利用学校提供的学术支持,勇敢地去和老师讨论,进步会非常快。”
经历了忙碌而充实的一个学期,同学们都积累了宝贵的“实战经验”。赵同学事无巨细地提醒:“一定要提前学好学术英语写作,这是最重要的基础”。关于心态,她建议:“不要把自己当成这里的过客,真正融入校园生活,多交朋友。当你把这里当成家,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乐趣都会多很多。”当想家的情绪或学业的压力袭来,一个被友情和充实日程包围的自我,便是最好的避风港。而她的最后一句话,或许是对所有考虑这条路径的学弟学妹们最温暖的鼓励:“不要担心自己跟不上,这里的课程设置就是为了帮你平稳过渡。大胆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,勇敢地去拥抱浙大提供的一切。这段经历,会让你在真正走出国门时,比别人多一份底气和从容。”
随着申请季的到来,这些“预留学生”们开始将他们的体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。多位同学表示,在浙大的这段经历,不仅让他们在学术上做好了准备,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了面 对未来挑战的自信。
“当我的同学们还在为即将到来的陌生生活感到焦虑时,我已经知道该如何应对了。”已经在英国利兹学习了快一个学期的郑同学自信地说,“因为在浙大,我们不是‘准备’留学,而是在实实在在地‘体验’留学。”
这场发生在浙大校园里的“预留学”实验,或许正在重新定义留学准备的意义——它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offer,而是通过一次充分的“彩排”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真正启程时,更加从容、自信地走向属于自己的舞台。